首页 > 董姓 > 董袭

董袭

董姓 起源

董姓主要源自: 董姓。

姓氏来源 1、出自己姓。据《元和姓纂》、《古今姓氏书辨证》等资料所载,颛顼后裔董父精于饲龙,很得帝舜的赏识,故赐董父以董为姓,其后代亦以赐姓董为氏。 2、出自官名。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周朝有大夫辛

更多»
董袭名字解析
袭:

基本解释:袭 (襲)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朝服”。“山三袭,陟”。

合,和:“齐秦袭”。

笔画数:11;

部首:衣;

笔顺编号:13534413534

董袭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90
姓名总笔画数 11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11
天格 16、土、大吉
地格 23、火、大吉
人格 37、金、大吉
总格 37、金、大吉
外格 0、水、
评语

(大成之数)大成之数,蕴涵凶险,或成或败,难以把握。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吉尽凶始,穷乏之数。有不测灾祸,实为人生最大恶运。

诗曰:与尽凶始入困途,窘迫病难失亲和,灾害短命无所止,生离死别却哀悲。

破舟进海,吉尽凶相,穷乏之数。(凶)

基业:官禄、图印、太极、怪杰、富翁、突破。

家庭:亲情不睦,口说长短者多,力持贤明者平安。

健康:女性成风流或与夫别离病弱,弱女皆晚婚。多积德可免短命。

含义:利去劫空,陷落穷迫、逆运、短命,悲痛或者幼小离亲而困苦,或者病弱,不遇,遭难废疾,贫困,灾难,孤独甚至刑罚。有不测遇凶祸,人格有此

名字【袭】出自于诗词
富平少侯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富平侯。

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

彩树转灯珠错落,绣檀回枕玉雕锼。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苏幕遮·咏选仙图

暑笼晴,风解愠。

雨后余清,暗衣裾润。

一局选仙逃暑困。

笑指尊前、谁向青霄近。

整金盆,轮玉笋。

凤驾鸾车,谁敢争先进。

重五休言升最紧。

纵有碧油,到了输堂印。

将军行

将军辟辕门,耿介当风立。

诸将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剑气射云天,鼓声振原隰。

黄尘塞路起,走马追兵急。

弯弓从此去,飞箭如雨集。

截围一百里,斩首五千级。

代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古来养甲兵,有事常讨

乘我庙堂运,坐使干戈戢。

献凯归京师,军容何翕习。

古往今来的董袭

董袭(?—213年或216年),字元代,会稽馀姚(今浙江余姚)人。东汉末年名将。 身高八尺,武力过人。孙策进入会稽郡,董袭在高迁亭迎接,孙策见他甚为奇伟,十分欣赏,派他到地方担任门下贼曹。后孙策讨伐山阴贼黄龙罗、周勃,董袭亲自斩下黄龙罗、周勃二人首级,升为别部司马、扬武都尉。建安四年(199年),董袭跟随孙策攻打皖,在寻阳征讨刘勋,到江夏讨伐黄祖。孙权刚刚统领江东时,吴夫人担心他不能成事,引见张昭和董袭等人,问江东有否保障,董袭说明江东拥有地利人和的道理,众人都十分赞同。建安八年,鄱阳贼彭虎等人率众数万造反,董袭所向披靡,十天就平定叛乱,拜威越校尉,迁偏将军。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征讨黄祖,黄祖用两艘蒙冲打横把守沔口,用绳索固定,蒙冲上的士兵向江中射箭,箭如雨下,孙权军队无法前进。董袭和凌统作为前锋,各率百人死士突入蒙冲之中,董袭亲手持刀斩断两条绳索,于是大军得以前进,最终斩杀黄祖。第二天宴会,孙权举杯对董袭说:“今天的宴会,全靠你砍断绳索的功劳啊。”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或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季,曹操攻濡须口,董袭跟随孙权抵御。孙权派董袭率领五艘楼船到濡须口。至夜深时,暴风狂袭,五艘楼船都要倾覆,董袭死守在船上,最终溺死。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董袭字音分析

读音

“董袭”的读音为:Dǒng Xí,音调为:上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董袭”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