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赫连姓 > 赫连夏
赫连

赫连夏

赫连姓 起源

赫连姓主要源自: 赫连姓。

姓氏起源 1、十六国时,南匈奴铁弗部勃勃称大夏天王,自称赫赫连天,以赫连为氏。 2、西晋至东晋时,吐谷浑族有赫连氏。

更多»
赫连夏名字解析
夏:

基本解释:夏 xià

一年的第二季:夏季。夏天。夏令。夏播。夏熟。夏粮。

中国朝代名:夏代。夏历。

指中国:华夏。

姓。

笔画数:10;

部首:夂;

笔顺编号:1325111354

赫连夏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72
姓名总笔画数 10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10
天格 15、土、大吉
地格 24、火、大吉
人格 38、金、半吉
总格 38、金、半吉
外格 10、水、凶
评语

(无勇) 盛衰交加,徒有高志,天王福祉,终世平安。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无大业可成,但大都可平安度日。

诗曰:志高力微乏实行,妄谋无计事难成,晚年平安静逸祥,享得天赋增吉祥。

志高力微的努力奋斗数。(半吉)

基业:技艺、文昌、艺术、时禄、厄星、红艳。

家庭:六亲无缘,夫妻旗鼓相当,难为儿女。

健康:良好,须防阴病和眼疾。

含义:盛衰交加之象,无实行贯彻之勇,徒有高志而无成事之能,然而天生福气,大都终世平安。

名字【夏】出自于诗词
夏意

别院深深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席清 一作:簟清)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南!匪适株林,从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田园乐七首·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古往今来的赫连夏

大夏是南匈奴屠各种铁弗部族人赫连勃勃建立的政权,史称“胡夏”。定都统万城,十六国时期最后出现的一个政权。 赫连夏政权从赫连勃勃公元407年称天大单于算起,到公元431年北魏的属国吐谷浑俘赫连定止,仅存在了二十四年。 [1]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朝代,自称邦泥定国或大白高国 [1]  。因其在西北,故称之为西夏。 [2-3]  前期和辽、北宋,后期与金朝并立。历经十帝,享国189年。从881年李思恭任定难军节度使起,李氏政权共计346年。 唐末党项拓跋首领李思恭因平定黄巢有功被封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封五州之地。党项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政权与北宋。五州之地被北宋并吞后,李继迁出走创业,990年被辽朝封为夏国王。 [4]  陆续占领河西走廊诸州。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 [102]  西夏在宋夏战争与辽夏战争中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毅宗到崇宗时期,大权掌握在梁氏母党手中。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金朝崛起后,西夏改臣服金朝。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 [5-6]  漠北的大蒙古国崛起,西夏最后于西夏保义二年(1227)亡于蒙古。 [7]  西夏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占地两万余里。对外关系上,表面对辽宋金称臣,实则对内独立称帝。前期与辽和北宋经常发生战事,保持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期与金并立,末期受蒙古的威胁。 从宋初李继迁到李元昊建国,党项社会完成了由氏族公社所有制向封建所有制的转化时期。 [8]  元昊建国标志着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领主制,乾顺以后,进入封建地主制,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从清末开始,对于西夏的考古研究不断发展,形成了十分热门的西夏学。 概述图片来源:《中国古代史地图集》 [9] 

明夏(1363年—1371年),是元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元朝末年,红巾军统军元帅明玉珍领兵西征,由巫峡入蜀,占领重庆,并接着击败川内元朝官军,基本上平定了川蜀。1363年,明玉珍称帝,建都重庆,国号“大夏”。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明升年幼继位。1371年,明太祖派兵攻蜀,夏兵不敌,明升投降,夏亡,四川归明朝统治。 洪武五年(1372年),明升全家被流放朝鲜半岛,后被朝鲜王朝开国国王李成桂封为华蜀君,享受“忠勋世禄”,定居开城的兴国寺。彭皇后去世后,安葬在松都的万寿山,号“肃陵”,并建有祠宇。

大夏又称夏?,是中国夏朝之前非常著名的一个大型传统舞乐。《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当中记载到:“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于是命皋陶为《夏菕》九成,以昭其功。”

赫连夏相关名字
更多»
赫连夏字音分析

读音

“赫连夏”的读音为:He Lian Xià,音调为:去声,阳平,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赫连夏”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