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姓 > 李琮

李琮

李姓 起源

李姓主要源自: 李姓。

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
李琮名字解析
琮:

基本解释:琮 cóng

古代一种玉器,外边八角,中间圆形,常用作祭地的礼器。

笔画数:12;

部首:王;

笔顺编号:112144511234

李琮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55
姓名总笔画数 12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12
天格 8、金、吉
地格 14、火、凶
人格 20、水、凶
总格 20、水、凶
外格 0、水、
评语

(善恶) 善善得恶,恶恶得善,吉到极限,反生凶险。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外美内苦,和顺不实数。

诗曰:外美内苦暗伤悲,一面极盛一面衰,吉凶参半难以定,克服难关会佳期。

外美内恶的和顺不实数。(半吉)

基业:非官,技艺,文昌,学者,灾祸

家庭:亲眷忌,父母老病,尽心忠孝可天大过

健康:三才善者可健全,余则不过安康。

含义:五数为最吉数,五上添五乃是最吉重叠,反而生凶相了,故表面颇为隆盛,而内里则是灾祸叠生,凡事不能安心,危难别离,病难等无所不至因而是吉凶相办的运格,志弱者绝无立身之地,善能震雄威,坚心为业志,打破万难也可

名字【琮】出自于诗词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池塘水绿风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古往今来的李琮

李琮(706年前~752年),初名嗣直,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 唐睿宗景云元年,以皇孙身份,封为许昌郡王。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后,加封郯王,狩猎伤及面部。 [1]  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开元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河西节度使。开元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师,赐名李琮。二十四年,进位司徒。天宝元年,迁太原牧。 [2]  天宝十一载五月,去世,追赠靖德太子。唐肃宗践祚,追封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葬于齐陵。

男,1928年1月出生,河北丰润人,汉族,中共党员。1950年7月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大学学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经济学会顾问,中国国际关系学会顾问。1991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 

李琮(1435—?),字义方,浙江省景宁县大均村人。明朝官员,历任南京吏部主事、山西平阳知府、湖广布政司左参议员、山西按察使等职。

李琮,字献甫,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第进士,调宁国军推官,知阳武县。擢利州路、江东转运判官。神宗元丰二年(一0七九)以发遣户部判官使江、浙(《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00)。迁淮南转运副使,徙梓州路。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黜知吉州。历相、洪、潞三州。绍圣间入为太府卿。四年(一0九七)出知杭州。元符元年(一0九八)知永兴军,历知河南府、瀛州。卒,年七十五。《宋史》卷三三三有传。

李琮,曾任乌兰察布市教育局局长。 [1] 

李琮(517~571年),字仲玙,赵郡平棘县(今河北省赵县)人。北齐时期大臣,幽州刺史李灵孙子,颍州刺史李恢之子。 [1]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选为赵郡功曹,辅佐冀州刺史郦伯伟。武平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五岁。 [2] 

李琮(814-834年),字温中,洮州临潭县(今甘肃省临潭县)。唐朝时期大臣,太尉西平王李晟孙子, [1]  云麾将军李慇之子。 凭借门荫入仕,授云骑尉。经过朝廷铨选,授监察御史,迁朝议郎、都水监丞。 唐文宗大和八年二月一日,去世,时年二十一岁。 [2] 

李琮,出生于1996年,2011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学,2014年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 [1] 

李琮字音分析

读音

“李琮”的读音为:Lǐ Cóng,音调为:上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李琮”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