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姓 > 李训

李训

李姓 起源

李姓主要源自: 李姓。

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
李训名字解析
训:

基本解释:训 (訓)

xùn

教导,教诲:训诫。训蒙(教育儿童)。训迪(教诲开导)。教(jiào )训。培训。

可以作为法则的话:家训。

典式,法则:不足为训。

解释词的意义:训诂(解释古书中的字、词句的意义。亦称“训故”、“诂训”、“故训”)。训读(日文借用汉字写日语原有的词,用日语语音读汉字)。

笔画数:5;

部首:讠;

笔顺编号:45322

李训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72
姓名总笔画数 5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5
天格 8、金、吉
地格 11、木、大吉
人格 17、金、半吉
总格 17、金、半吉
外格 0、水、
评语

(无勇) 盛衰交加,徒有高志,天王福祉,终世平安。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无大业可成,但大都可平安度日。

诗曰:志高力微乏实行,妄谋无计事难成,晚年平安静逸祥,享得天赋增吉祥。

志高力微的努力奋斗数。(半吉)

基业:技艺、文昌、艺术、时禄、厄星、红艳。

家庭:六亲无缘,夫妻旗鼓相当,难为儿女。

健康:良好,须防阴病和眼疾。

含义:盛衰交加之象,无实行贯彻之勇,徒有高志而无成事之能,然而天生福气,大都终世平安。

名字【训】出自于诗词
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惠我无疆,子孙保之。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无竞维人,四方其之。

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

於乎,前王不忘!。

送杨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况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仁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古往今来的李训

李训(?-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训,改名李训,字子垂,陇西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 [1]  。唐朝宰相,右仆射李逢吉从子。 出身于陇西李氏,进士及第,补位太学助教,进入河阳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还京。后来投奔郑注,得到权阄王守澄的推荐,进入禁中,为唐文宗讲解《周易》,历任四门助教、国子博士、侍讲学士、兵部郎中。 大和九年(835年),拜翰林学士,迁礼部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策划“甘露之变”,谋划诛杀宦官,事败被杀。

李训,1932年7月出生,淮阴县(今淮安市清河区)人,原浙江证券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

李训,唐高祖李渊之孙,韩王李元嘉长子,高祖时封颍川王,早卒。 [1] 

李训 [1] 

李训,男,1966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广东梅县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中共梅州市商务局二级调研员。 [2] 

后燕到北燕时人物,曾任方略令。后被冯跋考竟

李训字音分析

读音

“李训”的读音为:Lǐ Xùn,音调为:上声,去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李训”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