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
李沂
李姓 起源李姓主要源自: 李姓。
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 沂:
-
基本解释:沂 yí
〔沂河〕水名,源出中国山东省,至江苏省入海。
笔画数:7;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312
- 满江红·写怀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李沂(845-860年),唐朝宗室,唐宣宗李忱第四子(墓志称第五子) 会昌六年(846年)封庆王。大中十四年(860年)去世,时年十六,安葬于万年县崇道乡西赵村。 [1-2]
李沂(1555—1606),字景鲁,号太清,湖广武昌府嘉鱼县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改庶吉士。十六年,授吏科给事中。拜官甫一月,以劾东厂太监张鲸廷杖削籍。家居十八年卒。沂著有《中秘草》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1]
李沂,字子化,号艾山,晚号壶庵。以号艾山行。是明朝明臣李春芳的后裔,与李清(映碧)为族兄弟。自幼失怙,依伯父李信求学,李信全家抗清死难(见《阖门忠孝》篇),明亡后,李沂崇尚气节,誓不仕清。与邑中名士王贵一等人“辞诸生业”,归隐林下。后王士祯司理扬州,慕名求访,踵门请谒,李沂闭门不纳,不与谋面。
李沂,现任宿州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4] 。
李沂任茂名市交通运输局执法二科(执法二支队)副科长(副支队长) [1]
(晚苦) 祸福参半,先天智能,中年发达,晚景困苦。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晚景凄凉,功德渐败。
诗曰:晚境凄伧相侵生,中年渐渐发达来,晚年困苦逢秋冷,难免守居得安然。
晚境凄凉的功德光荣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技艺、破厄、劫财、突破。
家庭:亲缘少,兄弟疏,宜多联络。
健康:宜防呼吸病,负伤、遭难,先天五行为水土者,可望健全。
含义:福祸虽有参半,凶相较多一些,天生智能齐备,是以中年以前成功发达,乃至中年后,渐自衰退,陷于困苦、大悲惨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