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姓主要源自: 应姓
应氏繁衍相传,迄今已至三十二代,子孙人口众多,其中历代又有流迁往外,遍布国内各省、市和台湾、香港,及美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
姓氏来源
1、应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应国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为应侯,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
2、历史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应氏。蒙古族中有的姓应氏。
应姓郡望堂号【堂号】
应姓堂号有淮阳堂、燕翼堂、报本堂、徵德堂、择善堂、彝叙堂。
【郡望】
1、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颍川郡:战国时秦置。在今河南省禹州市一带。
【历史名人】
应顺:东汉河南尹,字华仲,南顿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侍后母孝。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学名。中子叠,江夏太守。叠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应叠:汝南南顿人,应顺中子。江夏太守。
应郴:汝南南顿人,应叠之子,武陵太守。
应奉:[约公元144年前后在世]字世叔,汝南顿人,应郴之子。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从车骑将军冯绲征武陵蛮,以功荐为司隶校尉。
应劭:[约公元178年前后在世]字仲远,(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顿人,应奉之子。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
应珣:字季瑜,司空掾。应劭弟,珣生玚。
应玚:字德琏,三国,魏文学家,汝南人,应珣之子。曹操征之为丞相掾,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
应璩:(?~252)字休琏,三国时,魏文学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应玚之弟。
应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应璩之子。后为武帝参军。帝践阼,迁给事中,累官散骑常侍。
应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远,汝南南顿人。生于晋武帝咸宁五年,卒于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岁。以功封观阳县侯,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卒,赠镇南大将军,谥曰烈。
应用:后周书法家,江南人。
应舜臣: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荦不羁,及长,笃志向学,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进士。官至洪州知府。
应纯之:(宋)字纯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进士。历知楚州,兼京东经略安抚使。
应子和:永康(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军都督府事。
应材:(?-1180) 字伯良,岩后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衢州教授。
应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则,黄岩人。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
应本仁:元代学者,字本立。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
应良:字原忠,仙居人。正德六年进士。官编修。
应大猷:(1487—1581)字邦升,号容斋。仙居人。明正德九年进士。曾任南刑部主事,参与平定宸濠之乱。后历广东参政、佥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官至刑部尚书。
应典:字天彝,号石门,浙江永康芝英人。明正德九年(1514)进士。历任兵部职方司主、事车驾司主事,承德郎,尚宝同丞等职。
应奎:(1466-1545)字方塘,又字天启,浙江永康芝英人。明弘治十三年(1500)举人,十四年进士。授南直隶和州学正。
应撝谦:[公元1615年至1683年]字嗣寅,号潜斋,浙江仁和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二年,年六十九岁。
应宝时:(1821—1890)字敏斋。永康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咸丰初,考授国子监学正。同治四年,任苏松太道。
应昌期:祖籍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台湾金融界、实业界著名人士,应氏围棋计点制创造人,被誉为“黑白世界的诺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