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姓主要源自: 沙姓
印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印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时,有个郑国。郑国有位国君叫郑穆公,郑穆公的儿子叫子印,子印的后代就以印字为姓,世代相传。
姓氏起源
1、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以地名为氏。
2、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夙沙氏,后省改为沙姓。
3、以国为氏,西周有沙侯国,地望在河北省涉县,涉县之称由西汉时沙县改,居住在那里的人有以沙为氏。
4、出自沙随氏所改。沙随是春秋时宋国的领地,位于河南省宁陵东北部。据《春秋》中记载,成公十六年,晋会诸侯于沙随,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没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其后人省为沙氏。
5、历史上的百洛国(在今朝鲜)有沙氏。
6、沙姓为回族中的大姓。
沙姓郡望堂号:
【堂号】
“济民堂”,主要堂号还有:“汝南堂”等。
【郡望】
1、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东莞郡:晋武帝太始元年(公元265年)置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沂水一带。即汉代城阳郡旧地。
【历史名人】
沙 玉:明代涉县知县,劝民备耕抢收,涉民丰衣足食。
沙世坚:北宋勇将,有文武韬略,河北涉县人,曾任东莞太守。
沙良佐:明代新城知县。
沙书玉:清朝医学家。
沙神芝:清朝大书法家。
沙元炳:字健庵(1864-1927年),沙屏北为其世迁祖,生于如皋一个世代书香仕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