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姓主要源自: 宇文姓
宇文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从《周书·文帝纪》和《通志·氏族略》两书上考究,可知“宇文”两个字,都是从当时鲜卑语翻译过来的,“宇”是天的意思,“文”是君的意思。
姓氏来源
宇文姓起源于辽东,为南单于之后。魏晋时,北方鲜卑族有宇文氏部落,自称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从祖先葛乌菟起世袭为鲜卑东部大人(十二部落首领)。后来有普回袭任大人,他在打猎时拾到一颗玉玺,上刻“皇帝玺”三字,自以为是天授神权,于是号称宇文氏(当地人呼天为“宇”,呼君为“文”,意即“天子”)。东晋时,宇文氏进据中原,号称宇文国,以宇文为姓,称宇文氏。
宇文姓郡望堂号【堂号】
空。
【郡望】
1、赵郡(今河北省赵县)
2、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县)。
【历史名人】
宇文泰:仕魏为关西大都督。北魏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西奔长安依附泰,旧史称西魏,封宇文泰为丞相,专军国大政。后来宇文泰杀孝武帝改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文帝。后又废文帝,立太子元廓为恭帝,自任太师,总揽朝政。
宇文觉:宇文泰之子,自称天王,废魏,建立北周王朝,追尊宇文泰为太祖文皇帝。
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南)人,出身鲜卑贵族。北周末以军功拜上柱国,封褒国公。
宇文护:宇文邕堂兄。从宇文泰征讨有功,为泰所信任。泰死后,辅佐泰之子觉建立北周王朝,任大冢宰,掌握军政大权。
宇文邕:南北朝时北周皇帝。560年即位在位18年。小字袻罗突。武川(今内蒙自治区古武川)人。宇文泰第四子。
宇文虬:北周人。少从征讨,累以功封南安侯。擒宝泰、收复弘农,及沙苑、河桥之战,皆有功。又从独孤信讨伐梁企定破之。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虬每经行阵,必身先士卒,故上下同心,战无不克,后除全州刺史,大将军卒。
宇文恺:隋代有名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大师。字安乐(555-612),祖上是鲜卑人。出生于长安城(今西安市西北部)。
宇文忻:字仲乐,宇文恺之兄,本朔方人,徙京兆。年十八,从周齐王宪讨突厥有功,拜仪同三司,赐爵兴固县公。屡有战功,加位开府、骠骑将军,进爵化政郡公,邑二千户。
宇文庆:字神庆,隋代河南省洛阳人,沉深有器局,少以聪敏见知,进位大将军,封汝南郡公。
宇文融:唐代京兆万年人,明辨有吏干。开元初,拜监察御史,充使搜括户口,奏置劝农判官十人,分行天下,颇扰人不便。进御史中丞,出为魏州刺史。入为鸿胪卿,兼户部侍郎,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宇文化及:隋代叛臣。代郡武川(今属内蒙古自治区)人。炀帝时为右屯卫将军。
宇文虚中:金代诗人。字叔通(1079-1146),别号龙溪。成都华阳(今成都市)人。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进士,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南渡后任黄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