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曹
曹子桓
曹姓 起源曹姓主要源自: 曹姓。
姓氏起源 1、赐受曹官,以官为氏。 2、受封曹国,以国为氏,出自颛顼帝的后裔。 3、出自姬姓,周武王分封弟弟振铎封于曹邑,为曹伯,建曹国,称为曹叔振铎。 4、曹姓黄帝后裔,源自山东南移。 5、他姓改作
更多»- 子:
-
基本解释:
● 子zǐ ㄗˇ ◎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 姓。 同、反义词 :父 ;母;女 笔顺编号:521
笔划顺序:
- 桓:
-
基本解释:桓 huán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
大:桓治(大治)。
〔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姓。
笔画数:1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5111
- 桓
-
绥万邦,娄丰年。
天命匪解,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于以四方,克定厥家。
於昭于天,皇以间之。
- 昭君怨·送别
-
谁作桓伊三弄。
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
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
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
水东流。
- 褰裳
-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1] 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 [2-4] ,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 [5] 。 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累迁五官中郎将。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成为魏国世子。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在位期间,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曹操在寿尽前为自己准备的寄生体,生存能力极强的辅助法师。敌人的法术能量会为曹丕所利用。
曹丕是游戏《率土之滨》里面的一名武将。 曹丕为魏阵营、弓兵种、5星级武将。其设计来源为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
(旱苗逢雨)万物更新,调顺发达,恢弘泽世,繁荣富贵。
吉祥运(表示健全、幸福、名誉等)
温和运(性情平和、能得上下信望)
旱苗逢雨、枯木逢春。得挽回家运的最大吉数。
诗曰:挽回家运矣春光,顺调发展财辉煌,温和笃实阴阳合,稳健顺序得人望。
早苗逢雨,挽回家运的春成育数。(大吉)
基业:财星。天佑、暗禄、文昌、技艺、田宅。
家庭:养蜂结蜜,事事和顺,处处温和。
健康:河川永在,可望健康长寿。
含义:享天赋幸运,万事顺利,有得富贵荣誉,再兴家的暗示,得挽回家运平静和顺的最大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