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
李恪
李姓 起源李姓主要源自: 李姓。
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 恪:
-
基本解释:恪 kè
恭敬,谨慎:恪遵。恪守。恪慎。
笔画数:9;
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354251
- 那
-
猗与那与!置我鞉鼓。
奏鼓简简,衎我烈祖。
汤孙奏假,绥我思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於赫汤孙!穆穆厥声。
庸鼓有斁,万舞有奕。
我有嘉客,亦不夷怿。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
温恭朝夕,执事有恪,顾予烝尝,汤孙之将。
- 明月
-
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
逾江越汉津无梁,遥遥永夜思茫茫。
昭君失宠辞上宫,蛾眉婵娟卧毡穹。
胡人琵琶弹北风,汉家音信绝南鸿。
昭君此时怨画工,可怜明月光朣胧。
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沅湘纠合淼漫漫。
洛阳才子忆长安,可怜明月复团团。
逐臣恋主心愈恪,弃妻思君情不薄。
已悲芳岁徒沦落,复恐红颜坐销铄。
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 满江红·写怀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李恪(619~653年),字号不详,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母为隋炀帝之女杨妃。 [1] 英武果敢,深得宠爱。武德三年(620年),册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627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628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年),封吴王,授安州都督。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651年),加授太子太师、安州都督。 永徽四年(653年),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为太尉长孙无忌所害,以吴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神龙元年(705年),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李恪,生卒年不详,西晋时期南匈奴的左部帅。随右贤王刘猛起兵反晋,后因被晋朝将领何桢利诱,杀害了刘猛投降晋王朝。
李恪,明朝人,字俨思,别号梅岑,云南安宁人。工诗文,善书。隐大姚普淜山下。卒年逾八十。
李恪(?—821年6月24日),本名李审,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唐宪宗第十子 [1] (一说第八子 [2] )。 元和元年(806年),册封建王,出任开府仪同三司、郓州都督、平卢淄青节度使。长庆元年(821年),去世 [3] 。 南唐建立后,追封孝静皇帝,庙号定宗。 [2]
(无勇) 盛衰交加,徒有高志,天王福祉,终世平安。
次吉祥运(表示多少有些障碍,但能获得吉运)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无大业可成,但大都可平安度日。
诗曰:志高力微乏实行,妄谋无计事难成,晚年平安静逸祥,享得天赋增吉祥。
志高力微的努力奋斗数。(半吉)
基业:技艺、文昌、艺术、时禄、厄星、红艳。
家庭:六亲无缘,夫妻旗鼓相当,难为儿女。
健康:良好,须防阴病和眼疾。
含义:盛衰交加之象,无实行贯彻之勇,徒有高志而无成事之能,然而天生福气,大都终世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