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吴姓 > 吴炳

吴炳

吴姓 起源

吴姓主要源自: 吴姓。

姓氏来源 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 2、上古时已有吴姓。 (1)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 (2)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

更多»
吴炳名字解析
炳:

基本解释:炳 bǐng

光明,显著:彪炳。炳蔚。炳映。炳焕。炳耀。

点,燃:炳烛。

笔画数:9;

部首:火;

笔顺编号:433412534

吴炳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78
姓名总笔画数 9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9
天格 8、金、吉
地格 10、水、凶
人格 16、土、大吉
总格 16、土、大吉
外格 0、水、
评语

(晚苦) 祸福参半,先天智能,中年发达,晚景困苦。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晚景凄凉,功德渐败。

诗曰:晚境凄伧相侵生,中年渐渐发达来,晚年困苦逢秋冷,难免守居得安然。

晚境凄凉的功德光荣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技艺、破厄、劫财、突破。

家庭:亲缘少,兄弟疏,宜多联络。

健康:宜防呼吸病,负伤、遭难,先天五行为水土者,可望健全。

含义:福祸虽有参半,凶相较多一些,天生智能齐备,是以中年以前成功发达,乃至中年后,渐自衰退,陷于困苦、大悲惨的暗示。

名字【炳】出自于诗词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古往今来的吴炳

吴炳(公元12世纪),生卒年不详,毗陵武阳(今江苏常州)人,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年)任画院待诏,是南宋院体花鸟画的代表性画家。 代表作有《竹雀图》《写生荷花图(出水芙蓉图)》《罂粟图》《宝珠玉蝶图》《春池睡鸭图》《山茶鹁鸽图》等。

吴炳,字可先,号石渠,晚年又自称“粲花主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今江苏宜兴宜城镇人,是明代末年著名的戏曲作家。后被清军所俘,坚贞不屈,明昭宗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正月十八日,连续绝食7天而亡,年仅54岁。

吴炳字云峰,浙江嘉善县人。家贫勤学,习儒之余,兼房通百家,兼通医术。

吴炳,字蔚昭,别号考园,韬园,江西省南丰县人,生卒年不详。 吴炳幼年聪明好学,素有大志,清雍正七年(1729)中举人。乾隆二年(1737)中进士。其祖父吴启晋传中云:“以孙炳贵,赠文林郎”。乾隆十三年(1748)冬至乾隆十八年(1753)任陕西宜川知县。后调任陕西长安知县。陕西葭州知州。因为官正直,被人诬陷降级,平反后以知州御补陕西咸阳知县。先后任陕西邠州、华州、陇州知州。又调山西应州任知州。最后升任山西平定直隶州知州。因患眼病回家。终年71岁。死后葬在三十九都龙口马鞍山。吴炳“身材修长,相貌魁伟,任官必行其志”。所到之处,颇有建树。“既去,民思慕之”。

黄冈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任命:吴炳先为黄冈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吴炳字音分析

读音

“吴炳”的读音为:Wú Bǐng,音调为:阳平,上声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吴炳”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