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王姓 > 王义刚

王义刚

王姓 起源

王姓主要源自: 王姓。

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

更多»
王义刚名字解析
义:

基本解释:义 (義)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姓。

笔画数:3;

部首:丶;

笔顺编号:434

刚:

基本解释:刚 (剛)

gāng

硬,坚强,与“柔”相对:刚强。刚直。刚烈。刚劲(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刚健。刚毅。刚决。刚正不阿(?)。刚愎自用。

恰好,恰巧:刚刚(a.恰好;b.才)。刚好。

才:刚才。刚来就走。

姓。

刚刚刚才柔

笔画数:6;

部首:刂;

笔顺编号:253422

王义刚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78
姓名总笔画数 9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3 6
天格 6、土、半吉
地格 23、火、大吉
人格 28、金、凶
总格 28、金、凶
外格 10、水、凶
评语

(晚苦) 祸福参半,先天智能,中年发达,晚景困苦。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晚景凄凉,功德渐败。

诗曰:晚境凄伧相侵生,中年渐渐发达来,晚年困苦逢秋冷,难免守居得安然。

晚境凄凉的功德光荣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技艺、破厄、劫财、突破。

家庭:亲缘少,兄弟疏,宜多联络。

健康:宜防呼吸病,负伤、遭难,先天五行为水土者,可望健全。

含义:福祸虽有参半,凶相较多一些,天生智能齐备,是以中年以前成功发达,乃至中年后,渐自衰退,陷于困苦、大悲惨的暗示。

名字【义刚】出自于诗词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缺,谁负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得声名万古香。

後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炊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留芳。

古庙幽沈,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

一闻田光,匕首赠千金。

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柯敬仲墨竹

莫将画竹论难易,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古往今来的王义刚

王义刚,河海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河口海岸工程;河口海岸水动力学;河口、海岸泥沙运动;海岸环境工程;海岸防灾减灾;河口海岸资源开发与保护。

王义刚(1830~1879)祖籍四川绵竹,出身草医世家。幼年即习医、学文,20岁时家境败落,离家出走;清咸丰二年(1852)浪迹陕西宝鸡虢川(今属太白),被田家庄贡生田某邀为塾师,为子教读授业。王于教业之余兼行医业,目睹虢川地瘠民贫,官府豪绅强收苛捐杂税,老百姓啼饥号寒的景象,常愤愤不平,于光绪元年(18 75) 春向宝鸡县衙陈情,请求减免虢川赋税,被宝鸡知县以“抗粮谋叛”罪杖责40大板。王不服,当堂据理争辩,结果被判“斩监候”,准备秋后处决。虢川民众闻讯,遂联名呈文陕西巡抚部院,要求释放王义刚。

曾望颜(?~1870)字瞻孔。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清道光二年(182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迁御史。

王义刚,生于四川乐山,书画家、井研政协委员,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间书画艺术家协会理事。

王义刚 唐山市路北区常务副区长 [1]  负责区政府常务工作。负责发展改革、劳动人事和社会保障、商务招商、统计、信访、行政审批、民兵武装及涉军,新兴制造园区、东部新兴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等方面工作。 分管政府办、法制办、督查室、商务局(招商局)、发改局(物价局)、人社局、统计局、信访局、武装部、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应急办、新兴制造园区管委会、东部新兴产业园区管委会。 负责与人大、政协、各民主党派的工作联系,联系驻路北的中央、省、市属企事业单位;协助区长分管编委办、审计局、监察局。 [1] 

王义刚字音分析

读音

“王义刚”的读音为:Wáng Yì Gāng,音调为:阳平,阳平,阴平

多音字

与“王义刚”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