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楚姓 > 楚国

楚国

楚姓 起源

楚姓主要源自: 楚姓。

姓氏来源 1、出自芈姓,以国名为氏。 2、出自姬姓,以祖名为氏。 3、出自上古贤者楚老,当为楚姓之始。 4、出自春秋时楚隆之后。 5、出自他族有此姓。

更多»
楚国名字解析
国:

基本解释:

● 国(國)guó  ㄍㄨㄛˊ  ◎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国家。国土。国体(a.国家的性质;b.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a.国家的宝物;b.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  ◎ 特指中国的: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  ◎ 姓。 笔顺编号:25112141 

笔划顺序::

楚国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62.0
姓名总笔画数 8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8
天格 14、火、凶
地格 8、金、吉
人格 20、水、凶
总格 20、水、凶
外格 0、水、
评语

(衰败) 衰败之象,内外不和,志望难达,灾祸频来。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基础虚弱,渐入衰败。

诗曰:基础虚弱重信用,不和衰败招灾殃,生涯不安因素起,步步留意保平安。

基根虚弱的艰困厄数。(凶)

基业:国印,文昌,虚度,将星,技艺,灾厄,三才善者可安全。

家庭:分贵,骨肉分离。

健康:伤残,外伤,刑罚,短命,灾厄,三才善者可安全。

含义:内外不和,缺乏信用,志望难达,渐进衰败之境,意外灾祝频来,属身弱步步惨的数。

名字【国】出自于诗词
丘中有麻

丘中有麻,彼留子嗟。

彼留子嗟,将其来施施。

丘中有麦,彼留子

彼留子,将其来食。

丘中有李,彼留之子。

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江夏送倩公归汉东

彼美汉东,川藏明月辉。

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

息国

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

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古往今来的楚国

伪楚,国号“大楚”,“楚”,又称“张楚”,“靖康之耻”后,金兵扶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楚”,后世又称“张楚”。从1127年3月7日至4月10日,由于北宋军民的反对,只存在了一个月的时间。 [1]  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迅速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宗,占领北宋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还在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在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权加以统治,伪楚政权便是其一。 伪楚政权存在时间虽短,但出现却是两宋交替的重要事件。

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即西楚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之后出现的政权,也是介于秦朝、汉朝之间的一个朝代,为项羽所建。公元前206年四月,名义上统一了秦朝末年疆域的绝大部分地区。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国祚四年。 秦朝末年,爆发农民起义。一时间,四方响应,天下大乱,身为原楚国贵族的项梁、项羽趁势崛起。 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项羽率军五万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大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威震天下,名闻诸侯,被拜为诸侯上将军,拥兵雄厚,达四十余万。次年,项羽在咸阳分封十八路诸侯就国,自立为西楚霸王。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率军出蜀伐楚,爆发楚汉相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合韩信、彭越、英布军队五十万兵马将项羽合围于垓下,项羽战败,自刎于乌江,吕马童、杨武、吕胜、杨喜、王翳五人分割其遗体,西楚灭亡。

南楚(907年 [1-2]  —951年 [3]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十国之一,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史称,以潭州(今长沙)为首都。 [4]  自907年马殷受封楚王开始,南楚共44年,若从896年马殷割据湖南开始计,为56年。 南楚创建者是许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马殷, [5]  乾宁三年(896年),马殷至长沙,自为武安留后,唐朝任命他为潭州刺史、判湖南军府事。 [1]  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任命马殷为武安军节度使。 [6]  他逐个讨伐消灭了湖南境内的割据势力,统一了湖南。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封马殷为楚王, [7]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建立楚国, [8]  以潭州为都城,改名长沙府。 [9]  马殷在政治上内靖乱军、外御强藩,使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长兴元年(930年),马殷卒,遗命诸子,兄弟相继,马希声随即继位,希声奢侈无度,马希范袭位后在位时间较长,期间出现兄弟内争,马楚政权已经慢慢走下坡路。天福十二年(947年)希范卒,马氏兄弟相继为战,湖南大乱。 [10]  951年,南唐乘机派大将边镐攻下长沙,南楚亡。 [11-12]  南楚全辖1府1监27州,即29州、府、监。领县106。 [13]  下设武安、武平、静江等5个节镇,即今湖南全境和广西大部、贵州东部和广东北部。 [14]  南楚在建国之初就奉行“上奉天子”的政策,除马希萼向南唐称臣外,其余都承认五代各朝为宗主国。 [15]  南楚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展了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经济。另一方面倡导教育,继承和发展了湘文化。 [16] 

楚国,汉朝时期的封国,在两汉历史上共存在220年。 西汉时,刘邦徙故齐王韩信封为楚王,第二年即被废。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刘邦封异母弟刘交为楚王。汉宣帝地节元年(前69年),楚王刘延寿畏罪自杀,楚国被除为彭城郡。 甘露三年(前51年),刘嚣被封为楚王。王莽时废除。 东汉时,汉光武帝封子刘英为楚王,建楚国。后因楚厉王刘英为图谋取代汉明帝被废去王位,而后自杀。汉明帝废除楚国改为楚郡。 西汉时期的楚国被三次除国,共存在190年。 东汉时期的楚国仅存在29年即被除。 [1] 

张楚政权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建立的一个农民政权, [1]  于公元前208年被灭。

楚国,又称后楚,是秦末之际由楚国遗民拥立熊氏子孙复辟的楚国政权,统治者为楚义帝(后楚怀王)熊心。 前208年六月,项梁拥立前楚怀王熊槐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定都盱台,复立楚国。同年九月,项梁战死,熊心由盱台迁都彭城,执掌国政,派遣三路楚军出击伐秦。前206年十月,楚军攻入关中,灭亡秦朝。正月,项羽尊熊心为义帝,后徙于江南,都郴县。 前205年十月,项羽指使九江王英布杀害熊心,楚国灭亡。

楚国相关名字
楚国字音分析

读音

“楚国”的读音为:Chǔ Guó,音调为:上声,阳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楚国”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