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张姓 > 张温

张温

张姓 起源

张姓主要源自: 张姓。

姓氏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代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箭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

更多»
张温名字解析
温:

基本解释:温 wēn

不冷不热:温带。保温。降温。温泉。温和。温床。

性情柔和:温柔。温存(抚慰体贴)。温情。温顺。温静。温良。温文尔雅。

稍微加热:把酒温一下。

复习:温习。温故而知新。

古同“瘟”。

姓。

笔画数:12;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1125221

张温名字评分
三才评分80
姓名总笔画数 12
姓名五行
姓名笔画 12
天格 12、木、凶
地格 14、火、凶
人格 24、火、大吉
总格 24、火、大吉
外格 0、水、
评语

(遁吉) 辛苦不绝,早入隐遁,安心立命,化凶转吉。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一生困难辛,夭折者多,但早入隐遁的生活,可安心立命。

诗曰:吉星入遁多波浪,覆之一数正安乐,幸福遁来富贵儿,名扬四海吉祥余。

凶星入度的清本缩小数。(凶)

基业:将星、技艺、学者、时禄、破财、灾厄。

家庭:家中口舌多,不可多言。

健康:病患多,三才善者可望平安。

含义:一生困难辛苦不绝,病患、刑伤、夭折者多,但早入隐遁的生活者,可以安心立命,化凶转吉。

名字【温】出自于诗词
咏史诗·牛渚

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摊破江城子

娟娟霜月又侵门。

对黄昏。

怯黄昏。

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

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

断魂。

断魂。

不堪闻。

被半

香半

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存。

只有床前、红独伴啼痕。

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豆叶黄·疏枝冷蕊忽惊春

疏枝冷蕊忽惊春。

一点芳心入鬓云。

风韵情知似玉人。

笑迎门。

香暖红炉酒未

古往今来的张温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 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上蜀汉朝廷的文书刻意称颂蜀汉,以表明和解的诚意,重建两国关系。他在蜀汉表现出色,得蜀汉朝廷重视。回东吴后不久,被调进豫章的军队,事业上再无进展。 孙权一方面介怀他出使蜀汉时称颂蜀汉,又嫌他声名太盛,恐怕张温不会尽忠地由他任用。当时正好碰上暨艳事件,暨艳是张温引荐的臣子,但他滥用职权,升迁评定等只看自己喜恶。事件被揭发后暨艳及同党徐彪都自杀。孙权见此,于是以张温与暨艳、徐彪等人多有来往而下罪张温,后更将张温发还到家乡吴郡。将军骆统曾上书为张温辩解,但孙权不理会。六年后,张温病逝。

张温(?-191年11月5日),字伯慎。东汉末年南阳穰县人。官至司隶校尉、太尉,封互乡侯。 曾经为董卓、孙坚、陶谦等人的上司,奉命讨伐韩遂、边章、北宫伯玉的叛乱,威震天下。董卓掌权后,以和袁术勾结的罪名杀害张温。

张温(?-1393) [2]  ,籍贯不详,明初名将。从朱元璋渡江,授千户。积功至天策卫指挥佥事。从大军收中原,克陕西,攻下兰州,守之。元将扩廓侦大将军南还,自甘肃帅步骑奄至。诸将请固守以等待援兵。张温曰:“彼远来,未知我虚实,乘幕击之,可挫其锐。倘彼不退,固守未为晚也。”于是整兵出战,元兵少却。已而围城数重,张温敛兵固守兰州,敌攻不能下,乃引去。明太祖称为奇功,擢大都督府佥事。

张温 [1]  ,字德润,魏州魏县人也。始仕梁祖为步直小将,改崇明都校。

张温,北魏张衮之子,官至外都大官、广宁太守。儿子张贰兴,任昌黎太守。 [1] 

张温字音分析

读音

“张温”的读音为:Zhāng Wēn,音调为:阴平,阴平

多音字

名字中无多音字

与“张温”字音相似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