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姓主要源自: 秦姓
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出自周孝王给伯益后裔非子的封地秦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源于嬴姓的秦,是颛顼帝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秦灭后,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为秦氏。这便是陕西秦氏。
2、源于姬姓,为周文王后代鲁国侯伯禽裔孙的封地秦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多数的史籍记载认为伯禽的后裔所开启的秦姓为秦姓正宗。这便是河南或山东秦氏之源。
3、出自舜七支有秦不虚,后人沿续下来姓秦,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4、源于巴尔虎旗蒙古穆奇德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金朝抹捻氏以及清朝穆颜氏,后有改为秦氏者。另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通婚繁衍,成为秦姓一支。
5、源于外夷,出自古代大秦人(即罗马帝国)来华,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秦姓郡望堂号
【堂号】秦姓堂号有“三贤堂”、“乐善堂”、“养真堂”、“忠孝堂”、“淮海堂”、“五礼堂”、“敦余堂”等。
【郡望】
1、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置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阁下通渭西北)。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2、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置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在今太原市西南。
3、齐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临淄(今山东省淄博)。隋唐为青州北海郡。
4、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
【历史名人】
秦冉:孔子弟子。字开,春秋末年人。唐代开年间元封“彭衙伯”,宋封“新息侯”。
秦非:孔子弟子。字子之,春秋末年鲁国人。唐代开元年间封“汧阳伯”,宋封“华亭侯”。
秦商:孔子弟子。字子丕,春秋末(公元前547-?)人。唐代开元年间封“上洛伯”,宋封“冯翊侯”。
秦开:战国时燕国的一位名将,曾率军打败东胡(匈奴)的一支,使燕国扩展领土数千里。
秦袭: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西汉时任太守,被称为“万石秦氏”。其后几代均在当朝为高官。
秦嘉:陇西(今甘肃省临洮东北)人,东汉著名诗人,因去洛阳赴任与妻不能面别,便做诗以赠而传为美名。
秦宓:广汉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北)人,三国时蜀汉大臣,累官至大司农,其文词藻壮美,惜作品多佚。
秦观:字少游,北宋词人。与黄庭坚、晁无咎、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传世。
秦桧:字会之,宋建唐(今江苏省南京)人,南宋投降派代表人物,初谥忠献,改谥谬丑。
秦仪:字凤冈,号梧园,江苏省无锡人,清代著名书画家,人称“秦杨柳”,名噪一时。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故称秦始皇,公元前246年-前210年在位。
秦纮(1426-1505)明中期名臣。字世缨。单县人。
秦堇父:春秋时鲁国大夫,勇力过人,为春秋战国时期名人。
秦越人:即战国时名医扁鹊。渤海郡鄚州(今河北省任丘)人,亦为燕人,他治病以诊脉为名,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秦叔宝:唐时名将,他以骁勇善战,志节完整而闻名。后被民间奉为“门神”之一。
秦宗权:秦姓在历史上唯一称帝者,唐末蔡州上蔡(今属河南省)人,曾任节度使,后战败投降黄巢,黄巢起义失败后称帝。
秦九韶:今四川省人,南宋著名数学家,著有《数学九章》。
秦简夫:元代大都(今北京市)人,著名戏曲作家,著有杂剧5种,现仅存3种。
秦良玉:明代著名女将,是古代著名巾帼英雄。
秦蕙田:清代江苏金匮(今江苏省无锡)人,曾历任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
秦祖永:字逸芬,号楞烟外史,清代梁溪(今江苏省无锡)人,著名的书画理论家。
秦日纲: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将领,后被封为燕王。原名日昌。
秦力山:名鼎彝,号巩黄,湖南省长沙人,民主主义革命者,拥护变法运动,曾任《清议报》编辑。
秦遂生(?-1911),一名秦炳,四川省广安县人,近代民主革命秦姓高级将领、革命烈士。
秦启尧(1929.1-2002.1.25),山东省枣庄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秦姓当代将军。
秦基伟(1914-199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秦姓开国将军。
秦化龙(1913-1991),原名季康,曾用名余湘,湖南省平江县梅仙镇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秦光远(1913-200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