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
李蕃
李姓 起源李姓主要源自: 李姓。
姓氏来源 1、源于嬴姓,或出自皋陶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征,或出自周朝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2、源于他族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3、出自他姓 4、源于虎图腾说 5、源于老姓说
更多»- 蕃:
-
基本解释:蕃 fán
茂盛:蕃茂。蕃昌。蕃芜。
繁多:蕃衍(同“繁衍”)。
笔画数:15;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343123425121
- 塞下曲·其一
-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 如梦令·门外落花流水
-
门外落花流水。
日暖杜鹃声碎。
蕃马小屏风,一枕画堂春睡。
如醉,如醉。
正是困人天气。
- 晋门·怀帝
-
蕃汉戈矛遍九垓,两京簪绂走黄埃。
刘聪大会平阳日,遣帝行觞事可哀。
李蕃,男,汉族,唐宗室,徐康王元礼次子,封淮南公。
李蕃,字元翰,成都人。
李蕃,明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日照后马庄(今日照市山区后村镇后马庄)人,自幼就不守本分,放荡无羁。后依附魏忠贤,做了魏的干孙子。天启时期任御史。据台湾李敖考证:李蕃曾给魏忠贤修建生祠。一年,日照周边大旱,赤地千里,惟李蕃家井水很旺。蕃借机高价卖水。终因霸其外甥媳,引起公愤,被外甥和忍无可忍之百姓用铁耙挠钩打死。
李蕃,清朝人,名一作藩,号介人, 一作价人,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人。
[清](1621--1694)字锡徵,号懒庵,通江人。顺治十四年(公元一六五七年)举人。康熙十年(1671年)任山东黄县知县,兴利除弊,体恤百姓,有良吏之风。曾因受到诬陷入狱,被赦免后,辗转回到家乡。李蕃与其长子李钟壁、次子李钟峨并称“通江三李”,在康雍乾时代,名噪一时,他们的著作合并刻为《雪鸿堂文集》十八卷,涵盖经史子集,收入《四库总目》传于世。 [1]
李蕃,字云凡,清光绪二十二年一月(1896年1月)生,兴宁县关厢(今资兴市兴宁镇)排圹人,家有兄弟六人,妹一人,李蕃排行老二。
(晚苦) 祸福参半,先天智能,中年发达,晚景困苦。
凶数运(表示逆境、沉浮、薄弱、病难、困难、多灾等)
晚景凄凉,功德渐败。
诗曰:晚境凄伧相侵生,中年渐渐发达来,晚年困苦逢秋冷,难免守居得安然。
晚境凄凉的功德光荣数。(凶)
基业:将星、学士、技艺、破厄、劫财、突破。
家庭:亲缘少,兄弟疏,宜多联络。
健康:宜防呼吸病,负伤、遭难,先天五行为水土者,可望健全。
含义:福祸虽有参半,凶相较多一些,天生智能齐备,是以中年以前成功发达,乃至中年后,渐自衰退,陷于困苦、大悲惨的暗示。